前言:本沙龙为「十万产品经理」计划之一,我希望召集十万个有意思的产品经理,「有故事的男同学和女同学」,聊聊八卦,问问一些平时难以问出口的问题,让大家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产品经理和大牛,所以,请大家尽情发问。
以下为第六期沙龙「为父母设计产品」活动总结,欢迎关注微信号 lightintech(要有光计划)
给父母买什么样的手机?
手机里面安装什么app?
怎么样通过科技产品让他们享受这种技术带来的福利?
与其动动手指在朋友圈晒妈,不如一起来想想如何找到一些适合父母使用的产品,让他们的生活也充满乐趣!
一、父母为什么难接受互联网新产品?
第一:能力是前提,心理是主导;
胡澈:我曾看过腾讯 CDC 的一片文章,讲了他们对于父母的调研结论。
1. 他们不具备电脑知识,且学习能力有限
他们喜欢使用鼠标,害怕触动键盘,说是看不懂按键啥意思,怕弄坏电脑
他们在网页中分辨不出超链接和普通内容文字
他们在网页中分辨不出正文和广告(我看新闻时,妈妈甚至指着网页右侧的丰胸广告忧心忡忡的问,你干嘛看这个?)
他们的视线长期停留在图片上——特别是跳动的Flash
他们没法打字,敲键盘用一阳指,很大一部分不懂拼音,更别说五笔输入了
他们对电脑缺乏认同感,有着顽固的刻板印象:”网友都不正经,网民都不清醒,网店都是骗人,网站都不靠谱。”
2. 他们的机能有些退化
他们的记性不太好。极端情况下,甚至可以把他们看作是随时和永远需要操作指引的偶然用户
他们需要更多的反应时间。(爸爸的网络牌友总催他快些出牌,爸爸对此表示压力很大)
他们的注意力有所退化。(爸爸在玩游戏时,总是注意不到提示信息)
他们的手不太灵敏。使用鼠标缺乏稳定性(点不中链接和按钮);双击鼠标有一定困难;鼠标左右键功能混淆
他们的视觉有所退化。视敏度下降——看不清、找不着;视力持久度下降——看久了眼花;颜色分辨力下降——颜色对比度小就不能区分;闪烁的物体容易让他们分心——”跳来跳去的,也看不清楚那些是什么”
他们的听觉有所退化。对纯音的感知能力下降,容易受背景噪音干扰
3. 他们的需求其实也有很多
希望与潮流接轨——”到底有什么好玩的,我也来看看”
希望与子女和亲戚互动——”我想跟子女在网上聊天和视频”
乐于网上娱乐休闲(网页小游戏)
关心家庭财政状况(包括股票、菜价和房价等)
Bill:是不是应该把心理因素考虑进去,比如不愿意接受新事物。为什么会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呢?
我们父母那一辈人,在各自的领域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。他的日常生活都是在所谓“舒适区”内进行的,也习惯了在经验&能力层次对大多数年轻人的优越感。现在突然时代变了,互联网产品对于他们来说,并不是学不会的问题而是他们接触的晚,在进度上落后于他的儿女后辈这个对于他来说是不好接受的。
胡澈:我觉得有道理,的确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会有一个影响。比如对于新事物的消费,也是处于一个保守的状态但内心的需求还是很强烈的,比如他们很喜欢大屏幕的智能手机。
第二:子女反馈影响父母学习意愿
Gaucho:我们的父母在某一行,做了很多年,他们已经不习惯别人指导他们,尤其是当你把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教给他们时,他们可能一下记不住的时,你的表情会让他们抵触这个。
Freedom:我妈也是,只喜欢用自己熟悉的方式。以前诺基亚手机九宫格会发短信,换了智能机就不会了,之前说服她用智能机就用了好久。还有一点就是我妈对我太依赖了,每次不会就问我,后来我不直接告诉她,让她自己试着点点,这样才慢慢学会。
二、为父母设计需要关注哪些需求?
1、需求层面:
健康
亲情
商业
Gaucho:一个是情感诉求,一个是健康诉求。目前我看到父母设计的均基于健康类,包括一些智能设备,手环,这些是让我们了解父母的身体情况,其实如果真正让父母辈开始使用,并且频繁使用的,我个人感觉应该是满足情感需求的父母的黏度大一些。
柴Crystal:还有为父母做产品的商业模式,一般父母比较愿意在子女身上花钱。
Bill:还有日常的娱乐活动,广场舞之类的
李西洛:互联网产品有好有差,有的互联网产品我都用不来,大家都需要一个时间,只不过父母操心的事情太多精力有限,对他们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,是不足以驱动他们去学习一个无关紧要的新事物的。但如果你告诉父母,这个可以免费和我视频,免费和我发短信打电话,他们就会考虑要不要花时间去学。
三、为父母设计产品需要注意什么?
减少层级
追求信息传达,而不是修饰
免费是一个不错的商业营销策略
石峰挺:
很多应用和软件为了追求美观简洁,设计上去除了很多的引导性修饰,导致父母很难判断注意到很多按钮,这导致了他们面对这些应用不知所措。
我觉得是交互上不适应。现在不管哪个平台都含有大量的长按,滑动操作。对于父母来讲,点按操作才是最熟悉直观的操作方式。
总的来说,1.功能简单2.入口简单,层级少3.UI采用撞色,多采用修饰4.以点按操作为主。
Bill:从产品团队的角度出发,要做一款面向父母(或者说中高龄用户)的产品,因为产品设计者缺少对用户群体的了解,所以我认为从中小人群的强需求入手是个比较好的切入点.需求够清晰,功能形式也比较集中,有利于培养这部分用户对新产品的接纳程度,也顺带着增强团队对目标用户的了解。像血糖仪,或者微信之前推的智能相框,都是不错的尝试。
纪晓澜:有一些功能折叠太多,他们找不到也懒的去找,交互方面还是要根据父母辈使用情况来设计。
柴Crystal:免费对他们很有吸引力,之前支付宝打折,大妈大爷都装支付宝去超市买东西。
四、如果你推荐,或者想要设计,你觉得父母最需要什么样的产品?
相互推荐,说服子女进行消费
基于生活的资讯是不错的切入点
需要考虑为子女和父母的互动设计,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人群
李西洛:几个方向1.健康2.安全3.自我价值实现4.家庭5.社交。
Yao:其实和家人之间比较有意思的是在相互推荐,以待会evi会分享的糖大夫为例,是典型的子女购买老人使用的产品。在这点上,会发现一个普遍的情况是子女在不断的给老人推荐运动、饮食和慢病管理相关的产品/资讯。资讯的转发和分享是最便捷方便的模式,我每天就会将自己看到的合适内容分享到家人的微信或者QQ群中。糖大夫把握得蛮好的是:
从高达1亿的糖尿病管理人群入手,基数足够大;
将子女消费行为与孝心关联起来;
满足家人使用但子女能够同步监控的需求;
深入做垂直服务的商业模式很清晰。
EvolZhang:资讯说到底还是要转化成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才有用。所以资讯类产品针对父母应该聚焦分类信息筛选。另外,就是跟具体的某类生活服务结合。不然,很容易做得太浅而没有意义。
五、糖大夫产品设计师 Evi 分享设计糖大夫的经验和思路
研究国外竞品并思考如何本土化
关注产品的双边人群:医生和病人的角度和诉求不同
用户角度需要尽可能地做到所见即所得,进行任务拆解
胡澈:谈谈你们在设计过程中如何调研?如何推导,如何运用到产品上?
Evi:产品设计过程当中我们接触了很多人,包括医生包括患者甚至妊娠糖尿病的孕妇。我们采取了敏捷迭代的做法,先体验国外的相关竞品,看其功能是如何做的,结合我们的思考对其进行设计,然后进行快速验证修改,这是功能层面的迭代。
其中我们想验证是在医生眼中如何去看病人的血糖记录的,在病人眼中的血糖记录如何能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的。当中也走了很多弯路。
胡澈:你们有用户调研吗?不如聊聊你们调研的结论
Evi: 调研是我们自己去的,对于结论嘛,主要是功能层面的。我们发现医生的看病模型和患者的思维模型是很有差别的,对于医生来说首先看你这个疗程的整体趋势,根据趋势进行药物的增减情况。而患者的关注的是短时间内,我个人的血糖是什么个情况。整体趋势与单体之间的差异,据此我们也进行了不同的设计,满足不同的需求。
胡澈:噢,所以你们其实是考虑了双边的设计,一方面是医生,一方面是用户。那你们如何提高用户这边产品的可用性呢?
Evi: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现阶段针对的用户群基本为中老年人,所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,我们首先字体大小方面进行放大,其次寻找关键路径,让用户所见即所得。
胡澈:恩,如何做到所见即所得?
Evi:比如在健康指导中,我们采用图文并茂以及视频的形式替代传统的文字介绍,将任务进行拆解,长任务拆分为短任务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站采集或用户投稿,网站不提供任何软件下载或自行开发的软件! 如有用户或公司发现本站内容信息存在侵权行为,请邮件告知! 858582#qq.com